「絕地求生」的電玩遊戲好玩嗎?
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17-12-17 23:15 編輯我是電玩絕緣人,從來不玩電玩。但看了商周1569期第70頁的這個遊戲以及它背後發明人的心路歷程後,覺得很有趣。這遊戲的贏家會在電腦上看到:
WINNER WINNER, CHICKEN DINNER(贏了贏了,去好事多買一隻全雞來吃),正是決勝21點贏家的口號,這片子我看過,片中的主角之一馬先生的書我也有買。
我老姐每周寄給我商周,我一直跟她說不要寄給我了,我都只看商周的廣告,特別是錶、車子,豪宅等等,但我都買不起。
現在,我了解我老姐的用心良苦了,她們商周裡面雖然很多是吹牛比賽(拿了廠商的好處,就要幫他吹牛),但就商品面而言,我第一認知道什麼是智慧音箱,知道美律(2439)現在的股價這麼高。本期還點名了一些今年漲很多的股票,穩懋、全新、創意。漲了很多的股票明年還會再漲嗎? 這樣不是就變成送分題了。
當然,我最有興趣的是創業,但創業不簡單,需要有很好的點子和資金以及執行力,我昨天推薦的那本書裡都有寫。而且一個快50歲的人,創業的本事也已經過了。但我們總可以去買一本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看看,想想如果是一個投資人,應該如何切入。
總之,除了選擇權之外,我現在有一個長期投資的念頭,或是一個用100萬短期投機的念頭。但這些念頭都不及於明天就要開市的12月選,最後三天,等我這三天忙完了再說。
選擇權賣方月選的最後三天,才是絕地求生的另一個手遊版本。
忽悠了半天,見笑了。
後記: 該電玩的英文名字是:
playger unknown's battle grounds,不就在形容選擇權交易員所面對的生存戰場嗎?
一直以來都把我自己的期權投機當作是創業一般來看待,我覺得投資這件事的根本特性和創業要的特性非常相似,而且實的創業比起虛的投機來得更複雜、更困難;因此,我很難理解以前有些同事嚷著要創業,但卻不願意在股票、期貨或選擇權市場上試煉一下。我深信如果要在實的、複雜的創業上成功,必然要有能力在虛的、相對簡單的投機上先證明有能力成功。
創業與投資兩者都可能需要在某些不確定因素之下做決策,也需要收集、分析資料,綜合判斷之後,在可承受的風險係數之下去冒險,更常常需要在強大的壓力之下,迅速地作對的決策。以投機選擇權為例,比起創業來說少了建置固定資產、僱請人員、尋找店面(辦公地點)...等等,看錯方向的時候,選擇權平倉認賠即可;創業想收攤,對員工有某程度的道義責任,能說收就收?固定資產能說賣就賣得掉嗎?店面(辦公地點)要處理起來也挺麻煩!實體創業真的比操作選擇權麻煩太多了。
某一本書說創業要先考量五件事情:產品、法令、系統、溝通、現金流;若以投資選擇權當作是一種虛的創業的話,產品便是各種選擇權的契約;法令是[臺指選擇權契約規格];系統除了自己的交易系統外,再加上券商及出入金銀行;因為是自己獨資,沒有合夥人也沒有員工,溝通的部份最重要的是家人的充分支持;現金流就是你可操作的資金和控管它的能力。看吧!是不是和實體創業很像,可是相對起來簡單。我很難相信性質如此類似的兩件事情,簡單的做不好,可是天真地以為有能力做好複雜的。
那本書上還提到怎麼知道創業的時刻到了呢?產品、法令、系統、溝通、現金流都計畫好了,覺得人生需要改變了,那麼,這就是該前進的時刻了,就像嬰兒知道什麼時候該改變、該停止在地上爬行一樣。在某些奇妙的時刻,嬰兒能夠感知到那是開始改變的正確時機。10年前, 我覺得我也感覺到這個時機了,我要由做這種 IT (Information Technology)的僱員,改變成做另一種IT (Individual Trading)的創業家,來追求一種客觀的、可量化的及自己的KPIs (反正當人家的僱員,也是每天被追著要有夠唬爛的KPIs)。 創意通常來自於身旁不起眼的小事務,
創新也不是憑空出現,
而是在舊有的基礎上去進行突破與加強,
所以多聽、多看、多聊、多思考,
才能不斷的往前進! eddy 發表於 2017-12-18 10:05
創意通常來自於身旁不起眼的小事務,
創新也不是憑空出現,
感謝eddy大的明燈。
頁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