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c2100 發表於 2018-9-2 07:04:07

A股進入歷史估值底部區域,為何抄底的人卻膽怯起來呢?
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10155687658211830&wfr=spider&for=pc
如果說2015年6月份的A股市場屬於高風險、泡沫高度膨脹的時刻,那麼三年後的今天,則可以認為是低風險、泡沫極度擠壓的狀況。

確實,與三年前牛市瘋狂期的各項市場指標相比,如今A股市場各主要市場指標均得到了顯著地修復。其中,如股市平均市盈率已經接近前一輪牛市啟動前的低估值水平,而部分行業與上市公司更是創出了歷史最低估值的狀態。又如,股市跌破淨資產的上市公司數量創出歷史新高,即使股市容量早已大幅擴容,但市場的破淨率卻達到7%以上,這一水平實際上已經超越了2013年最低谷的時刻。此外,A股市場開始頻現仙股以及1元股,而這些特徵的出現,實際上也意味著現階段的A股市場已經步入歷史估值底部、市場底部的狀態。
在牛市最瘋狂的時刻,A股市場一度出現日均成交量能破萬億的景象,但時隔三年時間,A股市場成交量能卻快速萎縮至僅有2000億元附近的水平,而滬市市場更是出現了單日成交不足千億的表現。由此可見,股市從最高峰滑落至最低谷,市場的投資人氣以及投資信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。
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,在三年前A股市場處於極度瘋狂,尤其是股市衝擊4、5000點的時刻,勇於入市、勇於加倉的投資者為數不少,而更有甚者還積極採取高槓桿投資,試圖快速實現利潤最大化。然而,三年後的今天,在股市回落至前一輪牛市起漲點附近時,抄底的人卻少了、勇敢的人也變得膽怯起來,而從股票市場成交量能的極度萎縮表現也可以說明了這一市場現象。
確實,站在當前的市場環境分析,A股市場已經進入歷史估值底部區域,但場外資金以及大量投資者卻猶豫起來。按照市場資金以及普遍投資者的投資心態,在這個時候選擇猶豫的態度,很可能存在這幾個原因。
其中,在股市極度低迷的環境下,市場的最終低點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,但多數投資者都不願意在相對底部抄底,更希望在絕對低點附近抄底,而在他們心目中的絕對低點沒有到來之前,他們依舊選擇持續觀望的策略。
再者,經歷一輪深度調整行情之後,投資者的積極性卻驟然降低,甚至降至了冰點。雖然他們了解到當前股市的估值很低,但經過了漫長的調整,投資者對市場的做多信心已經大不如前,與其冒著一定的風險博弈反彈或抄底佈局,還不如等待股市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趨勢逆轉,再行入場。
此外,則更多體現在大量資金深套其中,甚至早已成為了市場中的殭屍戶。由此一來,在這些殭屍戶、深度套牢賬戶尚且未能解套之前,整個市場的活躍度、流動性還是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,而一旦這些資金得以解脫,可能市場的人氣與活躍度也就驟然提升了。或許,在現階段內,更多資金還是在等待股市賺錢效應的有效形成,或當股市出現顯著的趨勢扭轉走勢時,再行入場佈局。由此可見,對於當前的A股市場,確認歷史估值底部區域並非資金大舉入場的關鍵所在,而核心之處還是在於股市形成實質性的持續賺錢效應。或許,當股市出現連續性中長陽線突破走勢時,股市流動性就會一下子盤活,而場外資金也有可能蜂擁而至。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A股進入歷史估值底部區域,為何抄底的人卻膽怯起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