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tionshare 選擇幫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查看: 225|回復: 2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權賣方為何會失敗?我問gemini答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表於 2025-8-31 16:17:57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馬上註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鬆玩轉社區。
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立即註冊

x


期權(選擇權)賣方之所以會失敗,核心原因在於其**「有限獲利,無限虧損」**的風險結構。賣方賺取的是固定的權利金,但當市場發生不利於賣方的劇烈波動時,其虧損卻可能遠超預期,甚至導致破產。

以下是導致期權賣方失敗的幾個主要原因:

1. 波動率飆升與黑天鵝事件
期權賣方的主要獲利來源是「時間價值」的流逝,因此他們喜歡市場平穩或緩慢變動。然而,當市場突然發生不可預測的「黑天鵝事件」(如金融危機、重大地緣政治事件或突發性的公司醜聞)時,會導致:

標的物價格劇烈變動:股價可能在短時間內暴漲或暴跌,使得原本認為「會到期歸零」的賣出期權瞬間變得非常有價值。

隱含波動率 (Implied Volatility) 飆升:市場恐慌會推高期權的價格,賣方因此必須以更高的價格買回他們賣出的合約來平倉,從而產生巨額虧損。

這種情況下,賣方多年來累積的微薄利潤,可能在短短幾天甚至幾小時內被一次性清算,這就是市場常說的「在火車前撿硬幣」。2018年的「Volmageddon」事件,就是許多賣方因波動率飆升而破產的經典案例。

2. 過度槓桿與保證金追繳 (Margin Call)
期權交易具有高度槓桿性。當賣出部位因價格變動而產生浮動虧損時,券商會要求賣方補足保證金。如果賣方無法及時補繳,券商將會強制平倉 (Forced Liquidation),不計價格地將虧損部位回補,以保護券商自身的權益。

強制平倉往往發生在市場最混亂、價格對賣方最不利的時候。這不僅會鎖定巨大的虧損,還可能因為倉位過大,導致賣方資產被全數清空,甚至背負債務。

3. 風險管理失控
許多期權賣方失敗並非因為單一事件,而是因為缺乏嚴謹的風險管理策略。常見的錯誤包括:

倉位過大:將過多的資金集中在單一或少數幾個賣出部位,忽略了分散風險的重要性。

沒有止損點:沒有在虧損達到某個特定數字時自動或手動平倉,總幻想著價格會反轉回來。

視「尾部風險」:過度自信地認為「小機率事件不會發生」,因此沒有為極端的市場波動做好準備。

總結來說,期權賣方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方向,而是波動率。儘管賣方可以從時間價值中持續獲利,但這種穩定收入的背後,隱藏著一次性崩潰的巨大風險。嚴格的風險控制、適度的倉位管理,才是期權賣方生存的關鍵。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沙發
 樓主| 發表於 2025-8-31 16:18:59 | 只看該作者
AI對這種問題回答的很好了,有八十分。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板凳
 樓主| 發表於 2025-8-31 19:35:31 | 只看該作者
期權賣方會失敗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市場方向判斷錯誤:期權賣方預計標的資產價格不會大幅變動或朝有利方向變動,但實際市場走勢與預期相反,導致損失。

市場突發事件:突發的經濟、政治、企業消息或事件(如財報不佳、政局動盪)可能引發劇烈波動,超出期權賣方的承受範圍。

波動率突然攀升:隱含波動率升高會使期權價格大幅上升,致使賣出期權的價格與實際價值差距擴大,增加損失風險。

保證金不足:在市場劇烈波動時,投資者可能面臨追加保證金的壓力,若未及時追加或調整持倉,可能被強制平倉,導致損失。

持倉風險控制不當:如沒有設置適當的止損點或風控策略,市場逆勢擴大時損失會進一步攀升。

業內經驗不足:缺乏對期權的充分理解與管理經驗,導致判斷失誤或風險控制不力。

總之,期權賣方的失敗多由市場的不可預測性以及風險管理不到位所導致。有效的風險控制策略和充分的市場分析是降低失敗風險的關鍵。


以上是chatpgt的答案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站長信箱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Optionshare 選擇幫.  

GMT+8, 2025-9-11 10:39 , Processed in 0.022332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