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tionshare 選擇幫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樓主: EntrepreneurOPs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揭密系列 7: 賣出 [價內] 的考量

  [複製鏈接]
21#
 樓主| 發表於 2020-8-20 20:52:21 | 顯示全部樓層
sec2100 發表於 2020-8-20 20:26
還好吧,我看待選擇幫是公共場所,選擇權論壇是交易員的公共事務,你怎麼把場域私有化,還分你我,不要把 ...

隨便您! 但我認為各說各話比較好, 因為信者恆信, 不信者恆不信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22#
 樓主| 發表於 2020-8-20 21:10:29 | 顯示全部樓層
本帖最後由 EntrepreneurOPs 於 2020-8-21 09:41 編輯
sec2100 發表於 2020-8-20 20:54
不要downplay 價差的重要,但也不要把它當成是神。事實上,也許啦,長期而言,有沒有價差是一樣的,我同意 ...

我要強調的是太多教條不如只把握一條 --- 總量管制, 其他的不過都是在配合它, 或在它底下去發展而已
管制兩字本身就涵蓋了分批進場的概念, 每次新進場便是去做原部位的調整(停損也是調整的一種), 我認為做好的價差保護, 時機點正是在後續調整的當下, 而非初幾次進場布局就同時做, 應是有必要才做還來得及(如果會來不及, 便是口數管理有問題)

因此, 向來的觀點即是: 總量管制寓意要分批進場, 分批進場便可多次對既有部位做調整, 然後調整包含了做(部分. 比例或全部, 甚至backspread)價差. 停損. 或移倉...等. 總量管制以能永保調整的餘裕為原則

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23#
 樓主| 發表於 2020-8-21 09:39:25 | 顯示全部樓層
ant1964 發表於 2020-8-21 08:35
哈!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都有不同的理解,
站的角度不同,所以是沒有標準答案的-----

蟻大,

謝謝您的持平而論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24#
 樓主| 發表於 2020-8-21 10:00:04 | 顯示全部樓層
本帖最後由 EntrepreneurOPs 於 2020-8-21 16:31 編輯
sec2100 發表於 2020-8-20 20:00
你說的頂多似是而非,總量管制和價差保護沒有衝突,你不要又要出來害大家了,哈哈。 ...

請回溯去看, 輕易可知我從來沒說過兩者有衝突, 只是在強調總量管制相比之下重要很多很多, 我自己留倉部位如您所說也是一堆價差單, 但裸賣的也有, 可是它們的存續期間視情況而定, 該停損時因裸賣損失無限, 可讓我心態上不遲疑, 而需要改加買保險時絕不吝惜

您可以回想2009當年讓您損失重大的兩百多口裸賣, 試問您如果加了保護性買方的價差保護, 和單純只是二十幾口的裸賣相較, 哪一個對您的傷害會比較小? 記得漲停第一天有打開過, 那時才趁隙去買二十幾口加做價差保護還來得及(我是用大小台啦, 流動性比較好, 而且抵補損失的效率又較高), 我就是類似這樣挺過來的. 看您時至今日, 您應也做價差了, 仍多次自我檢討口數做太多所帶來的危害, 不是嗎?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25#
 樓主| 發表於 2020-8-22 08:59:39 | 顯示全部樓層
本帖最後由 EntrepreneurOPs 於 2020-8-27 14:45 編輯
sec2100 發表於 2020-8-22 08:16
20090429當時的環境不多不空,我有800萬多,只佈20口賣Call,顯的很不切實際,價差單是正解,當時6400的C ...

上例請您思考的2009年問題, 是要凸顯總量管制確實遠超於建構價差單所帶來的保護力, 請您比較兩者在遭受價格衝擊時所帶來的危害, 結果您不正面回答, 就用很不切實際來塘塞? 然後自己又得到價差單是正解的結論? 所以才建議我們無需再對話了! 我們真的處在平行時空, 自說自話會比較好. 爭辯沒有用, 信者能信, 不信者恆不信! 只能再次推薦您看看 進入迷霧森林的原因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26#
 樓主| 發表於 2020-9-8 10:55:37 | 顯示全部樓層
本帖最後由 EntrepreneurOPs 於 2020-9-8 15:16 編輯

約莫6年前的舊文(Spreading As a Risk Management Tool)裡, 曾經節錄過某大師對價差保護的看法, 同樣地也是我一直以來秉持的態度(價差只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 a Risk Management Tool,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工具...); 重點不在是否做價差(我常在做), 而在Risk Management(風險管理), 當[總量管制]可以帶來更有效的風險管理時, 價差當然相對是次要了!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27#
 樓主| 發表於 2020-9-11 09:24:46 | 顯示全部樓層
本帖最後由 EntrepreneurOPs 於 2020-9-11 13:54 編輯

現貨收盤後且在期指收盤前按自訂策略委託(某種型態的 Market On Close;MOC)下單的方式, 對大多數期權留倉交易者應是最容易獲利的方式, 也是相對健康的生活方式, 不用再費心去管沒現貨支持的夜盤波動了, 除非摩台發生(像2009年4月)超過10%以上的漲跌, 才有必要啟動夜盤調整

選擇MOC可以同時達到2種效果 ---

1. 降低交易頻率: 有一說虧損大多歸因於過度交易, 開市日最多交易一次是種很好的降低法; MOO也有同樣效果
2. 持續做對的事: [持續] 也涉及到頻率, 配合期交所的逐日結算制度(mark to market), 用 [日] 來劃分頻率很合適! 在現貨收盤後且在期指收盤前的15分鐘來下單, 那時各方多空勢力已先行在現貨市場裡做了當天的總結, 然後衍生性商品再依據他們的戰果做交易決策(合乎先後的邏輯), 因為15分鐘內的行情通常跑不遠了, 很能提高我們持續(每交易日)做對決策的機率; MOO沒有辦法, 不少基金法人選擇MOC來調整持股也是基於類似原因, 只是頻率(每季?)的考量不同罷了

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28#
 樓主| 發表於 2020-10-17 10:51:54 | 顯示全部樓層
sec2100 發表於 2020-9-12 09:25
謝謝自營家分享。larry williams常說收盤價是比較接近多空的均衡狀態,此話通常不假。在最後15分鐘調整, ...

如前所述, 請不要再回應了, 自說自話會比較好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29#
 樓主| 發表於 2020-10-22 13:46:19 | 顯示全部樓層
量化交易協會理事長 吳牧恩博士 https://www.wearn.com/bbs/t1018332.html 提到重點 --- 交易是 [週期] 的問題

看到很多程式交易愛好者陷入參數最佳化的泥沼與陷阱, 主因是他們都沒先去解決上述的週期問題所致, 試想若週期不是個問題了, 是否參數還需要存在? 一支沒有參數的交易程式, 何來去做參數最佳化一說呢? 請參閱舊文 週期的解方(衡量有效的趨勢轉折)
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30#
 樓主| 發表於 2020-10-23 10:25:55 | 顯示全部樓層
本帖最後由 EntrepreneurOPs 於 2020-10-23 17:33 編輯

1. 有人號稱做交易十幾年的經驗了, 那又如何? 不一定有用, 還可能有害! 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再久, 都是錯的!
2. 有人不只號稱全職做交易十幾年了, 又說全職經驗要加3倍 => 不一定有用, 因為0乘以3還是0; 甚至錯誤的話, 還比沒全職的人嚴重3倍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站長信箱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Optionshare 選擇幫.  

GMT+8, 2024-5-19 21:14 , Processed in 0.025027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